- 江新;
<正>对非汉字文化圈国家的学生进行汉字教学,是汉语第二语言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长期以来,学界对汉字教学的问题给予了非常多的关注,但是如何解决"汉字难学"的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的探讨要建立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汉字教学也不例外。汉字教学的研究,需要从教学内容、学习者、教师、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不同方面,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角
2017年02期 No.14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江新;
<正>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汉字书写工具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汉字时用键盘输入代替手笔书写。键盘时代汉字书写工具的变化,不仅对人们的汉字手笔书写能力产生了影响,引发了社会和学界对于"汉字危机"的争论,而且给汉字教学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首先讨论键盘时代汉字书写工具的变化对于汉字使用和传播的影响,然后论述汉字教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最后提出解决汉字教学问题的对策。
2017年02期 No.14 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1293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8 ] - 靳洪刚;
<正>汉语二语教学中汉字的认读识别是汉字阅读的必经之路。汉字的认读及加工处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二语学习者对汉字的视觉加工能力(visual processing ability)、语音意识(phonological awareness)、书写符号系统知识(orthographic knowledge)、口语词汇量(oral vocabulary)、汉字频率(cha-
2017年02期 No.14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65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 ] - 赵果;
<正>一、引言在汉语教学的实践当中,汉字教学总是和词汇教学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汉字往往是一个词,或者为a了学习一个双音节、多音节词而学习其中的某个汉字。由于常用汉字的数量并不多,在编写阅读材料时通过控制汉字的数量来控制难度,也成为较为常见的做法。但常用字往往是多义的,学生学习了一个意思,并不意味着能在文本中自动识别其他的意思。已有研究表明,学生对多义性的掌握并不理想(张
2017年02期 No.14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吕婵;
<正>一、界定"汉语作为继承语学习者""继承语"(Heritage Language)这个概念在应用语言学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学界目前对于继承语的定义方式很多,如,Fishman(2001)认为这个概念包括移民及难民的语言以及美国土著语言,而Hornberger&Wang(2008)将其定义为所有除英语之外被少数民族群体使用的语言。除英语之外,美国
2017年02期 No.14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53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 ] - 沈禾玲;廖建玲;
<正>进入21世纪信息化时代以来,汉语二语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多模态读写(multimodal literacy)、数字化学习(digital literacy)等各种新形态的学习概念及模式应运而生。它们拓展了识字、读写等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同时也对当前的汉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早在1997年,Paul Gilster在他的著作Digital Literacy中就指出,"在新世纪到来的时候,网络
2017年02期 No.14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28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