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

  • 主持人语

    孙德金;

    <正>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学历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门类。其特殊性的突出表现是,它或许是唯一不受高考门槛限制的专业,拥有这个专业的大学自设"入门"和"出门"标准。这一特殊性带来的问题很多,比如因为标准的模糊,至今仍有大学不愿意承认这一专业,尽管这个专业从1978年正式设立算起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了。我们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在目的语环境中对外语学习者进行以目的语为核心的专业学历教

    2015年04期 No.8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本期话题_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学历教育

  •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上的经验与教训

    李杨;

    <正>1978年,北京语言大学(时为北京语言学院,以下简称北语)正式设立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当时名为现代汉语专业)。三年后,北语向教育部呈送的《关于现代汉语专业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的请示报告》得到批准,当年即有25名毕业生考试合格,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获得现代汉语专业学士学位。至此,国内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诞生了第一批本科毕业生。

    2015年04期 No.8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28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5 ]
  • 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思考

    陈绂;

    <正>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仅仅来华进修汉语已经不能满足外国年轻人对于学习汉语的需求,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一些高等院校开设汉语言专业招收外国留学生进行本科学历教育。至今,这一工作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几十年来,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汉语言专业一直在迅速地发展,不仅培养出的留学生人数有了大幅攀升,而且开设这一专业的院校也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2015年04期 No.8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31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6 ]
  • 学历教育与能力培养

    万业馨;

    <正>当前,很多高校都对来华留学生实行学历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与此同时,也必须看到,学历教育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尤其是必须明确各阶段的培养目标与相互衔接,并做出相应规划。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终身学习者,而非应试高手,尤其第二语言教学本来就以培养能力为主。但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与母语教学一样,目前仍然存在

    2015年04期 No.8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7 ]
  • “汉语言(对外)”本科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吴中伟;胡文华;

    <正>一、引言从1975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当时的北京语言学院设立"现代汉语"本科专业(1978年正式设立,1993年更名为"汉语言(对外)")算起,已有40年历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外国学生来华进行系统的汉语言文化学习的需求不断增长,大学提高国际化程度的问题也日益受

    2015年04期 No.8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39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1 ]
  •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学历教育中的两个问题

    孙德金;

    <正>对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教育按照目的、目标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是包括短期强化(速成)教育、长期进修教育在内的非学历教育,二是汉语言专业学历教育。自1950年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起步就存在的汉语预科教育,尽管教学对象的身份是来华攻读各类学位的学历生,但在接受汉语预科教育阶段,其教育类型是非学历教育。因此,就汉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而言,汉语预科教育也属于速成强化教育。

    2015年04期 No.8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35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1 ]

专论

  • 从语言发生谈二语养成(下)

    史有为;

    语言发生的条件是必需程度的交际与生理基础(包括语言器官与大脑)。言语是由多脑区协同的行为。汉语文与西语文活动利用的脑区分布有所不同。语言习得依靠人的心理能力,其中关键的有"语向自调适能力"与其起落期。自调适包括自适配与自整理。语言习得也可以称为"语言养成",是人的多立面互动过程。

    2015年04期 No.8 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21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3 ]

基于教学的汉语研究

资讯

  • 《国际汉语教学优秀课例集》书讯

    <正>《国际汉语教学优秀课例集》是对国家汉办2014年举办的"国际汉语教学优秀课例大赛"所有获奖作品和部分优秀作品的汇编,其中包括一等奖5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20篇及优秀奖5篇,共分为成人(1—3级)、成人(4—6级)、青少年3个分册。为了使广大汉语教师及相关人员受益,实现教学经验在更大范围的共享,促进国际汉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国家汉办委托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5年04期 No.8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6 ]
  • 《新实用汉语课本》(第3版)书讯

    <正>《新实用汉语课本》(NPCR)是新世纪之初,主要为以英语为母语的海外成人汉语学习者编写的一套综合汉语教材,是《实用汉语课本》系列的第二代产品。两代产品已影响对外汉语教学界超过30年,NPCR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最具影响力的基础汉语品牌教材之一。修订后的第3版,包括1—6册课本、综合练习册、教师用书、同步阅读和测试题,共计30分册。教材围绕几个外国

    2015年04期 No.8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7 ]
  • 《汉语课程设计导论》书讯

    <正>《汉语课程设计导论》是对外汉语教学界对课程设计进行专门和系统研究的开山之作,作者郭睿尝试用教育学课程论的框架,全面分析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重点对"汉语课程设计"的原理、程序、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为了给可能在各种情况下开设汉语课程的教师提供指导,该书重点探讨了汉语课程设计的一般程

    2015年04期 No.8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3 ]

教学研究与实践

  • 非汉语环境下文化教学内容的分类与选择——以《泰国中学汉语课程大纲》为例

    赵宏勃;朱志平;

    在非汉语环境下的文化教学与汉语环境下的文化教学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围绕《泰国中学汉语课程大纲》的研制,结合泰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目标,提出在选择文化内容时宜紧密结合汉语句型,从语言出发,提取、概括那些学习者要顺利完成交际任务必备的文化要素,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适合不同语言水平的学习者的文化内容的教学体系。本文以中外文化教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文化教学内容的分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总结了非汉语环境下文化内容选择的两个出发点:关注与语言形式密切结合的行为文化,关注文化对比。

    2015年04期 No.8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944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99 ]
  • 电脑辅助汉语教学的发展和展望

    梁慧敏;

    新世纪来临之前,汉语教材大都以纸本为主,包含不同水平学习者所需的教学材料,其性质可以说是一种教学指南,旨在培养单一或多种语言技能。而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我们必须冲破过去的藩篱,以全新的思维开发新世纪的汉语教材。近年汉语学习需求激增,电脑辅助教学为汉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而多媒体软件与工具、热门的网络教学课程与学习资源、网络新闻及其他相关科技产品,都已证明有助于语言学习,亦符合学习者的个人需求。

    2015年04期 No.8 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479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72 ]

教师发展研究

  • 海外教学环境认知与教师教学策略调整——基于个人在美国汉语教学实践的思考

    张永芳;

    海内外中文教学环境存在不少差异,教师需要认知到这些差异,并对教学策略进行相应调整。笔者基于在美国汉语教学实践的思考,概括出在美国教学的环境因素,如缺乏语言使用环境、课时非常有限、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多样、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教师需要承担课堂教学以外其他任务等。由此本文建议教师进行角色转换,着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长期学习能力,从精讲转变为精练,采用任务型教学及区别教学法,并加强其他方面的工作能力。

    2015年04期 No.8 5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52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8 ]
  • 汉语教师志愿者与汉语学习者动机教学策略意识对比研究

    李娜;

    当今世界汉语教学蓬勃发展,世界各地对汉语教师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文以"动机教学策略"为切入点,通过对比52位即将赴海外任教的汉语教师志愿者与104位汉语学习者对44项动机教学策略的认识异同,来分析前者在走上正式的汉语国际教育岗位时所应具备的动机教学策略意识,希望能为教师志愿者或相关培训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2015年04期 No.8 6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37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50 ]
  • 学科教学知识:汉语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知识

    郭睿;

    学科教学知识(即PCK)是指汉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融合多种知识(包括汉语学科内容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有关学习者的知识和情境性知识等)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知识。它具有融合性、个体性、情境性、动态建构性等特点,能有效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教师的专业水平。职前汉语教师应通过专业核心课程(比如教学实习)的学习来初步感知和建构PCK;在职汉语教师则应通过反思自己的汉语教学实践、同事间的交流合作、参加汉语教学培训项目等方式来积累和拓展自己的PCK。

    2015年04期 No.8 7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44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8 ]

教材研究

  • 基于语块理论的对外汉语教材词语注释研究

    宋若云;

    语块理论对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语言信息处理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汉语教学的效率。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生词注释可以借鉴相关理论在语块立目和语块示例上下功夫,增强汉语学习者的语块意识,帮助学习者正确理解和掌握地道的目的语,提高整体储存和提取目的语语块的能力,拓展词语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增强表达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得体性,提升教学效率,更好地达到培养学习者汉语交际能力的目标。

    2015年04期 No.8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76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10 ]

译介

  • 理论·方法·手段——语言教学与研究中的三个基本概念

    爱德华·安东尼;施春宏;马文津;

    <正>多年以来,为了描述自己所从事的教学活动及所秉持的信念,语言教师们采纳、改写、发明、发展了一系列术语。这些术语数量之多,让人眼花缭乱。它们如灌木丛般重叠交错,围绕着语言教学领域。虽然我从事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工作已近二十年,但要想拨开这重重术语屏障而领略这一领域的真容,有时仍觉不易。我们讨论aural approach(听力教学法)、audio-lingual method(听说法)、translation approach

    2015年04期 No.8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65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2 ]

  •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征稿启事

    <正>《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由教育部主管、北京语言大学主办、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承办,为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0-1203/H,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798X本刊以推进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与事业发展为宗旨,以汉语教学研究为核心,依托海内外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教师、研究人员的学识与实践。搭建学术研究成果的交流平台,构筑学科人才与优秀教师的发展园地

    2015年04期 No.8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1 ]
  • 国内首套“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系列教材”即将出版

    <正>"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系列教材"是国内第一套专门针对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而研发的大型系列教材,由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教授担任总主编,由当今汉语教学界各个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编写。全套教材共30册,包括基础理论与方法、汉语语言学理论、语言教学理论、语言技能教学理论、语言要素教学理论、

    2015年04期 No.8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