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互动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二语教学

  • 让语言教学回归语言的栖息地(代主持人语)

    方梅;

    <正>第二语言教学的用法解读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1)限制是什么;(2)表达功能是什么;(3)什么时候用。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里讨论“用法”研究的重要性时说:“很多人一提到语法研究,往往只想到语法体系方面的大问题,忘了这个和那个词语的用法(在句子里的作用),这个和那个格式的用法(适用的场合)和变化……一个词语,一个格式,怎么用是合乎汉语的语法,怎么用是不合汉语的语法,要教给学生的不正是这些个吗?”

    2025年03期 No.47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互动能力:互动理论研究与语言教学的结合及其在汉语二语教学中的实践

    陶红印;

    互动能力(Interactional Competence,IC)指语言使用者在真实交际情境中,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手段与其他参与者共同构建并实现有效交际的能力。自20世纪80年代Kramsch在二语学界提出这个观念以来,IC已成为互动理论研究与语言教学交叉学科的核心议题,也是二语教学、语言测试及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框架。本文首先简要介绍IC的理论基础与历史发展,接下来介绍基于互动能力教学的基本应用模式及一些具体方案,进而描述一个基于汉语多模态的有关称赞语的教学方案,最后再从互动的视角对汉语二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若干粗浅的建议。

    2025年03期 No.47 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基于对话序列组织的反问句教学策略思考

    刘娅琼;

    本文首先概述互动语言学背景下汉语反问句研究的最新进展,随后选取四套汉语教材的综合课本或精读课本,详尽调查课本中反问句教学内容的编排,探讨基于会话序列组织的反问句教学策略。在反问句的教学设计与安排中引入对话序列组织的视角,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反问句在真实互动中的用法。

    2025年03期 No.47 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汉语二语学习者互动行为表达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张文贤;袁明珠;姚骏;

    本文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调查与分析了初级、中级水平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行为表达困难。研究发现,学习者的行为表达需求主要集中在告知类、请求类和询问类行为上,其中初级水平学习者对场景依赖型行为的需求更为显著。基于调查结果,本文建议汉语口语教学应采用“场景+行为”的双重视角,进一步细化互动行为的颗粒度,优化复杂度,以提高学习者行为表达的准确性与得体性。

    2025年03期 No.47 2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外语焦虑、外语愉悦与交际意愿对二语口语互动流利度的影响

    陈绮琪;姚双云;

    互动流利度是指在会话语境中口语产出的流利程度。本文探讨了特质型和任务型这两种类型的外语焦虑、外语愉悦与交际意愿对汉语二语学习者口语互动流利度的影响。通过对40名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在互动任务中的情绪、动机状态与口语流利度指标的相关性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任务型情绪与动机状态对互动流利度的影响更显著,这证实了任务情境的调节作用;(2)外语焦虑与停顿、中断等非流利度指标呈正相关,交际意愿显著减少语流断裂,而仅任务型外语愉悦对话轮间停顿有负向影响;(3)多元回归模型中,外语焦虑为最强预测变量,任务型交际意愿次之。本文对互动流利度的测量提供了实证支持,并提供了外语焦虑、外语愉悦与交际意愿影响互动流利度的依据。

    2025年03期 No.47 3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中文标准研究

  • 基于《国际中文教育中文阅读分级标准》的文本语言特征量化与等级识别技术研究

    李吉梅;邱经纬;陆晨昕;

    本文以《国际中文教育中文阅读分级标准》为指导,聚焦文本分级语言特征的量化与识别,构建了涵盖汉字、词汇、句子、语篇四个层面的可计算指标体系,并探讨了基于自然语言处理(NLP)和大语言模型(LLMs)技术的语言特征识别方法。为突破传统规则方法的局限,本文构建了“规则驱动+检索增强生成(RAG)”的混合架构,融合了LLMs的语义推理能力,以提升句子层面语法条目的识别能力和语法点的歧义消解能力,并通过动态加载领域词典、短词合并算法及正则优化等策略,提升面向阅读分级的词汇层面的分词准确性。本文提出的面向国际中文分级阅读的语言特征量化指标体系与文本语言特征识别技术方案,可提高中文可读性评估、文本等级识别等任务的准确率,对个性化、智能化国际中文分级阅读技术平台的研发具有借鉴意义。

    2025年03期 No.47 47-5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教学研究与实践

  • 外语教学法体系发展的三个阶段

    鲁健骥;

    本文用对话的形式说明,我国著名教育学家王策三教授提出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原则标志着外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法体系的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是“以教师为中心”的阶段和“以学生为中心”的阶段)的开始,是对教育学原则的重大发展和贡献。本文指出:可惜,这一教育学原则提出之后的40年间,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强烈呼吁对外汉语教学界重新认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原则,创造出更多的对外汉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法体系。

    2025年03期 No.47 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1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测试与评估研究

  • 循证式中文认知诊断评价框架设计初探

    肖媛;刘玉屏;

    本文按照国家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有关精神,系统分析了国际中文教育评价有待改进之处,并在循证教育评价理念指导下,基于证据中心设计理论的概念性评价框架,提出了“四层级”循证式国际中文教育认知诊断评价框架。该框架以学习证据为主线,通过构念界定、任务开发、证据采集、推断、智能诊断、动态反馈和资源推荐等模块的系统整合,形成“证据链”驱动的闭环评价体系,支持个性化教学决策与学习改进。该框架是将循证范式工程化应用于国际中文教育测评的有益尝试,有助于促进中文教学评一体化,可为国际中文教育现代化测评提供方法论与技术路径参考。

    2025年03期 No.47 6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学习与认知研究

  • 中文交际意愿对学业焦虑的影响研究——基于1047名国际中文学习者的实证调查

    吕昕颖;沈壮娟;

    学业焦虑是国际中文学习者在中文学习过程中普遍体验到的消极情绪状态,本研究旨在考察中文交际意愿对学业焦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对1047名国际中文学习者问卷调查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发现:(1)中文交际意愿与学业焦虑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积极的交际意愿有助于降低学业焦虑水平;(2)中文交际意愿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情绪的独立中介效应,以及二者间的链式中介效应,间接缓解学业焦虑;(3)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中介路径中具有关键作用,其较高的效应值表明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焦虑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并通过其部分中介作用降低学业焦虑水平。本文表明,提升中文交际意愿对于减轻学业焦虑具有重要价值,这一结果对国际中文教育实践具有一定启示。

    2025年03期 No.47 7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教师发展研究

  • 基于UTAUT模型的国际中文教师对开放教育资源的接受度研究

    李雨朦;王添淼;

    本文基于UTAUT(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模型,以303名国际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中文开放教育资源的接受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所有研究对象均表现出使用意愿;不同性别、年龄、经验的教师在使用行为上无显著差异,但在使用意愿上存在差异;绩效期望、努力期待、社会影响和促进条件对使用意愿有正向影响,使用意愿和促进条件对使用行为也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增强资源易用性与实用性、加强共同体建设、提供个性化支持以及优化促进条件等建议。

    2025年03期 No.47 8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稿约

    <正>《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语言大学主办,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承办,为季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0-1203/H,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798X,定价15元。本刊于2014年12月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入选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语言学类扩展期刊,是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单位刊物、EBSCO学术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NKI)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入选期刊,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4年版)》。

    2025年03期 No.47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中文入门》书讯

    <正>《中文入门》由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资深专家、北京语言大学姜丽萍教授担任主编,崔永华教授审订,于2025年6月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文入门》是“中文+职业技能”类教材的“起步篇”,教学目标是帮助学习者初步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和拼音系统,为后续各职业技术领域的中文教学打好基础。本教材的具体教学内容包括:(1)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的标准发音;(2)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的拼音形式;(3)基本语音知识和基本拼写规则;(4)语音教学中借助的约170个职业技能类常用词语(这些词语只是作为语音教学的依托,不要求学生记忆);(5)初始阶段课堂教学用语,涵盖6篇课文、12个句型和43个词语;(6) 18个可以初步体现汉字基本特点的简单汉字。

    2025年03期 No.47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