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莹;李泉;
专门用途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时代汉语的实用化需求越加凸显,专门用途汉语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越加凸显。学科研究应在继承中发展。本文对20世纪80—90年代20年间专门用途汉语教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论。研究表明,中国的专门用途汉语教学始自20世纪50年代的汉语预备教育,20世纪最后20年的相关研究进一步奠定了专门用途汉语教学研究的基础。本文还讨论了其他一些相关问题。
2022年04期 No.36 2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下载次数:4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朱永平;
语言形式因其内部结构的不同,往往在外部形式方面表现出特别之处。提取并突显外在的语言标识形式进行教学的方法,因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故而对语言教学和学习效果明显。在分析比较业内较为通用的四本教材首次出现的把字句之后,本文从结构、意义和功能方面解释、论证了把字句因类别不同,显示出的标识形式也就不同。在常用的把字句次类别中,表位移的把字句内含三个论元,除了“把”这一标识词以外,还需介词“在”或“到”做标识词以引介处所论元。加设“在”或“到”为位移式把字句的标识词会使得此结构简明易记,语言形式清晰可循,易教易学。优先教授位移式把字句,有助于教师综合其结构、意义和功能设立语境;优先学习这类把字句,有益于学生通过其结构形式理解其表示位移的功能,在现实生活语境中更恰当地使用此类把字句,为以后学习其他类别的把字句奠定初步的基础。
2022年04期 No.36 3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2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张连跃;
本文以英语背景CSL学习者特异性混淆词语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语料库运用量化统计的方法,从语义关系、形式特征、词类分布以及误用方向等方面考察英语者特异性混淆词语特征;然后通过词语测试和回顾性访谈归纳不同水平学习者在使用特异性混淆词语时的特点;最后从词汇表征和发展角度分析特异性词语混淆产生和发展的心理机制,进而给出相应教学建议。
2022年04期 No.36 4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潘晨婧;
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的汉字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汉字平面结构的观念,这是学习者感知汉字特点、汉字结构的第一步,需要结合常见的合体字进行分析和练习;二是汉字层次结构的观念,这是培养学习者对汉字造字文化和汉字深层结构的认知;三是汉字笔画认知的观念,包括笔画数、笔形、笔顺等,这是学习者认知独体字的重要步骤,也是打好汉字基础的关键。学习者构建汉字观念以后,可以快速提升汉字书写和运用能力,提高书面阅读水平。教师安排初级汉字教学,应该遵循平面分析、层次认知、笔画学习的顺序。
2022年04期 No.36 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下载次数:2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李文栋;龚阳;王彦伟;
通过梳理、归纳2020—2021年国际SSCI期刊发表的国际中文教学研究的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本文发现近两年社会文化视角被该领域研究者关注并应用,研究内容主要聚焦在:(1)国际中文教师教育与发展;(2)学习者个体因素与中文二语习得;(3)海外中文传承语学习与发展;(4)国际中文教学与社会文化情境;(5)国际中文教学与网络技术使用。最后,本文从教师发展、学习者因素、中文传承语教学、中文国际化、在线教育生态等五个方面提出研究与实践展望,以期支持国际中文教师、专家学者和政策部门把握热点前沿、提升学术话语权和国际传播能力。
2022年04期 No.36 6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