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智强;
<正>汉语语音教学是整个汉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第一天步入课堂首先要学的就是汉语的声调,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学生的初始学习阶段,语音教学的成败不但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成效,而且也关系到我们能否留住学生。不少研究论文提到语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在学习正式课文之前集中的语音教学时间不够,教材开头的语音部分内容不充分,学生不重视,对语音教学研究不深入,对汉语的发音特点认识不足,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专门谈谈语音教学。
2017年04期 No.16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李爱军;李智强;
<正>长期以来,汉语语音教学主要是以字词层面的语音现象为基础。语音教学的重点包括声调、声韵母系统、音节结构、轻声、连上变调和一些特殊变调规律,而对语句和语篇层面的语音规律鲜有涉及。近年来语言学本体研究在汉语韵律特征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加深了我们对汉语声调、语调、重音、焦点、韵律结构等超音段语音单元的认识(如Lin&Li,2011;林茂灿,2012;林茂灿,李
2017年04期 No.16 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1K] [下载次数:32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 胡龙华;
<正>外国学生学汉语,发音方面最大的难点恐怕是声调。单个音节的发音,一般来说不难,但一旦让他们说出成串的音节,则问题层出不穷。某些特别优秀的学生通过不断练习,有可能达到字正腔圆的程度。然而即便他们的声母、韵母、声调发音都到位了,并且不带任何洋腔洋调,我们还是觉得他们说话不够自然。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的语流中还没有出现语音同化(assimilation)这个现象。作为母语者,我们在正常语速下发音时声调的起点和
2017年04期 No.16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2K]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张航;
<正>汉语普通话中的曲折调,第二声(调值[35],也称"阳平"或"上升调",本文简写成T2)与第四声(调值[51],也称"去声"或"高降调",本文简写成T4),是除了三声之外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习得中出现问题比较多的两个声调(1)。在汉语普通话中,T2和T4都是属于高音域(high register)的声调,从内部结构来说,T2与T4可分析为"低高"(上升)和"高低"(下降)调型,是对称的。同时,这两个曲折调在组合分布中也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从频
2017年04期 No.16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17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梁霞;
<正>曾在电视上看到一些国际学生参加中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的节目,其中中文表达流利、知识丰富、反应灵敏、多才多艺、对中华文化怀有深厚感情的不在少数。但就发音的准确度而言,有相当数量参赛者的表现还不尽如人意。似乎发音不准确、洋腔洋调不算大问题,远不如内容表达、语法、用词等方面的表现重要,对评奖影响不大。我为这些参赛者感到惋惜,他们天资聪颖,本具有把中文学得更好的潜质,只是因为很少有人指出其发音的不足并加以纠
2017年04期 No.16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下载次数:29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郑艳群;
2006年之后的十年来,汉语教育技术研究在汉语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基于这一时期近1600篇论文,对汉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汉语教学实践与理论思考、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及新科技应用探索,以及汉语教育技术实证研究和模拟研究等突出的四个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从教育技术推动汉语教学发展的角度,从研究理论、实践和研究方法方面,提出三点新的认识。
2017年04期 No.16 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下载次数:1414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3 ] - 徐晶凝;
本文论证了预科阅读与写作课教学一体化设计的必要性以及教学理念。文章指出预科阅读与写作课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提高汉语水平,还要帮助学生熟悉汉语篇章的修辞组织特点,并逐渐掌握符合汉语篇章特点的写作能力。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是,在工作坊式的教学环境中训练学生批判性阅读以及模仿写作。在"阅读与写作"教材编写过程中,阅读文本的选择与编排要充分考虑到预科生的特点以及写作教学的任务需求,在体裁与题材、词语与句式、篇章结构、论述方式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
2017年04期 No.16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下载次数:43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 ] - 关道雄;
本文讨论一个包含不同汉语水平学生的暑期强化商务汉语课的案例。某大学提供的暑期密集强化型商务汉语课遇到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同一个班的学生汉语水平相差很大,有初、中、高三个层次。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混合水平"班里学有所得,充分获益,任课教师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课程设计进行了全面调整,以主题式教学为框架,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重点突出商务汉语口语交际训练。此外,在具体教学中还根据不同的语言操练需要兼用了听说法、交际法、任务法等教学方法。
2017年04期 No.16 7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31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