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金铭;
<正>"字本位"最早是针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材编写而提出的主张,此后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却引起广泛讨论,至今已持续多年。讨论的范围也远远超出了教材编写和"字本位"本身,涉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单位、"字本位"与汉字教学和词汇教学之关系,以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途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问题,见解纷呈,影响广泛。
2017年03期 No.15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史有为;
<正>一、"本位"之疑1.1"本位"情结渐渐沉寂的本位热,近来又现加温。本位与语言教学涉及很多理论问题,为了澄清一些问题,有些又不得不从头说上几句。"字本位"最大的贡献是将"字"(包括语素/字义、音节、字形)在汉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做了新的阐释,为揭示汉语本来面目又跨出了一步。徐通锵先生在去世前几个月,曾经跟我通了几次信,希望我能够写一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体现并应用"字本位"的书,
2017年03期 No.15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29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 ] - 王若江;
<正>近几十年国外各种新的语言教学法被引入国内,并很快为汉语教学界所接受,加速了汉语教学与世界的接轨。但是由国外针对汉语提出的"字本位"教学法,却不大为汉语教学界接受,并引发了长久的批评与争议。这一现象值得深入思考。一、恰逢其时的"字本位"教学法"字本位"教学法是白乐桑与张朋朋在汉语教材
2017年03期 No.15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70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4 ] - 李泉;
<正>一、引言如果从张朋朋(1992a,1992b)和白乐桑(1996)基于教材编写而提出的"字本位"主张问题算起,对外汉语教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断断续续已有25年,讨论的范围也已超出了教材编写和"字本位"本身,广泛涉及对外汉语教学的本位问题、汉字教学与词汇教学及其关系问题、汉语教学的方法与路径等问题(参见刘社会,1994;王若江,2000;贾颖,2001;任瑚琏,2002;吕必松,2003;
2017年03期 No.15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215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21 ] - 赵金铭;
<正>零、"本位"所指为何?"本位"就是"基本单位"。在讨论本位问题之前,首先明确以下诸点:以"词"为基本单位,叫做"词本位",以"字"为基本单位叫做"字本位";汉语研究的基本单位和汉语教学的基本单位不同;汉语作为母语教学的基本单位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单位不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语言教学基本单位和书写系统汉字教学的基本单位不同。故本文讨论的范围为对外汉语教学(汉
2017年03期 No.15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1406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7 ]
- 本刊编辑部;
<正>金秋九月,天高云淡,硕果飘香,素有"小联合国"之称的北京语言大学(以下简称"北语")将迎来建校55周年华诞。为庆祝学校55周岁生日,本刊特增设专栏,刊发我校青年学者的优秀论文,展现当代北语青年学人风采。《国际汉语教学研究》自2014年3月创刊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学界同人的支持与帮助下,严谨办刊,不断开拓,取得了可喜的成
2017年03期 No.15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孟凯;王丽丽;
本文在全面考察常用动宾离合词离析形式的基础上,对离析使用率、离析形式的总量和类别量三项指标进行综合考量,划分出动宾离合词的高、中、低三级离析度;基于整词的离析度和离析形式的常用度,以"睡觉"为例,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动宾离合词的离析教学方案,为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如何突显离合词的离析性提供了更具理据性的处理方案。
2017年03期 No.15 5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49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 ] - 韩玉国;
本文借鉴转换生成语法的句法操作理念,通过教学案例展示了句法操作在语法导入中的实施步骤。文中提炼出的应用于教学的句法操作手段有附加操作、替代操作、插入操作、并联操作和删除操作5种,涉及的教学案例包括"吗"疑问句教学、"V着"存在句教学、主谓短语做定语的教学和"得"字补语句教学等。
2017年03期 No.15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29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 ] - 李润生;
"语文同步"是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主流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如何更好地进行汉字教学?我们主张借鉴小学识字教学法的经验,运用"大分散、小集中"教学法改进当前的对外汉字教学,因此本文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阐述了"大分散、小集中"汉字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
2017年03期 No.15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595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