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_海外汉语教学的新发展

  • 国际汉语教学:数量不能代替质量

    柯彼德;

    <正>"对外汉语教学"这个概念是于1978年夏天在北京召开的一个会议上诞生的。会议期间提出了应该把"对外汉语教学"建成一门新兴和独立的学科。随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大力推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1983年迎来了中国国内和国外汉语教学的新局面。在这一年,中国、法国和德国三个国家不约而同地分别成立了"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法国汉语教师协会"和"德语区汉语教

    2014年04期 No.4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7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82 ]
  • 由法国汉语教学发展审视“汉语热”增长危机

    白乐桑;

    <正>汉语教学在法国历史悠久,开创了多个"第一":第一个中文教授席位——巴黎区法兰西学院(1814年设立),第一个中文系——法国东方语言学院中文系(1843年开办),第一个开设汉语课的中学(1958年开课),第一个汉语汉字等级标准大纲(20世纪80、90年代颁布),第一个教育部汉语总督学(2006年设立)……法国汉语教学和其他国家汉语教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汉语已经进入基础教育体系。汉语已成为中学正式

    2014年04期 No.4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679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28 ]
  • 国际文凭(IB)中文项目新趋势

    张彤;

    <正>2014年是国际文凭(IB,全称为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中文项目进入每5-7年一轮更换新课题的第一年,课程大纲与考试核心不仅出现了新的内容,考试方式也基本上采取了网上操作的判卷模式。IB中文项目经过一系列研讨,淘汰了上一轮的A2部分(即介于中文作为母语和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中间环节),目前共分为三大部分:中

    2014年04期 No.4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71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5 ]
  • 美国田纳西州中小学中文师资培训和认证的问题

    笪骏;

    <正>美国的中文教学在过去十年里经历了一个学生人数从少到多、教学单位由上(大学)至下(中小学)的普及发展过程。中文教学曾相对空白的田纳西州在过去的五年里也有一些公立和私立的中小学陆续开设了中文课程。在此过程中,公立中小学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就是中文教师的执照问题。和美国其他州一样,田纳西州也要求在公立中小学任教的教师都必须持有本州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教师执照。而要取

    2014年04期 No.4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6 ]
  • 葡萄牙汉语教学二十四载回顾与展望

    孙琳;

    <正>葡萄牙的国土面积为9.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一千万,有14所公立大学和十多所理工学院。葡萄牙是欧洲与中国交往的源头,与中国的交流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葡萄牙文化中有丰富的中国元素,如茶叶的种植、生产和饮用,细瓷的烧制,稻米的种植和食用,等等。葡萄牙人民对中国文化有着由来已久的亲切感。上世纪90年代初,葡萄牙米尼奥大学文学院开设

    2014年04期 No.4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30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9 ]
  • 比利时鲁汶大学汉语教学特色

    王端;

    <正>比利时鲁汶大学创立于1425年,它既是一所古老的大学,又是一所现代化的国际性大学,历年来,鲁汶大学的综合排名始终处于比利时第一、欧洲前列。鲁汶大学汉学系成立于1979年,从成立至今,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影响也不断扩大,逐渐成为欧洲汉语教学的又一重镇。鲁汶大学汉学系设四个年级,一至三年级为汉语学士学位课程,四年级为硕士学位课程。要获得学士学

    2014年04期 No.4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4 ]
  • 中国本地中文课程项目:理念、课程设计与实施

    刘国强;

    <正>澳大利亚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中文部开办了"中国本地中文课程"项目,鼓励学生到中国学习一段时间中文。学生的中文学习效果良好,同时也对迪肯大学的课程国际化做出了一份贡献。对于语言习得来说,目的语环境最有利。外国人学习中文,还是到中国学习最有效。在中国,外国学生

    2014年04期 No.4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3 ]
  • 非洲博茨瓦纳汉语教学印象

    方绪军;

    <正>博茨瓦纳是南部非洲的一个内陆国家,面积约5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可谓地广人稀。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博茨瓦纳国民经济发展较快,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条件得以改善。近二十年来,来博茨瓦纳承接工程、投资办厂、从事商贸活动的华人逐渐增多(据《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

    2014年04期 No.4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6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9 ]

专论

  • 国家安全战略视阈下汉语国际传播的路径选择

    张维佳;王龙;

    汉语国际传播的历史由来已久。新时期,汉语国际传播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一部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孔子学院项目在世界快速发展。本文结合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对汉语国际传播的路径进行研究,进而提出孔子学院应走与国家现阶段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道路,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2014年04期 No.4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47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4 ]

教学研究与实践

  • 汉语语法教学的语义引导

    韩玉国;

    本文从语言本体论、教学论和习得论层次对应的角度论证了语义引导这一语法导入方式的有效性和系统性,同时通过具体教学案例展示了如何借鉴理论语法研究成果设计并进行有效的语义导入。相关案例包括与处所方位相关的汉语存在句、"是"字存在句和"把"字句。

    2014年04期 No.4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433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69 ]
  • 四声唱读、音步唱读和调域唱读——纠正外国学生洋腔洋调的课堂教学实践

    金晓达;

    韵律教学方面的缺失与学生的洋腔洋调有直接关系。在教学中急需引入有关韵律的最新科研成果,如音步、调域等基础内容。实际口语中的声调是动态的、鲜活的,声调教学必须突破静止的、孤立的字调教学现状。本文在四声唱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音步唱读和调域唱读,这三大唱读分别与汉字教学、词语(多音节)教学、短句教学相联系,是声调教学的基础训练项目。围绕声调教学,本文阐述了三大唱读方法的教学思路以及在教学中是如何展开和实施的。

    2014年04期 No.4 24-3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50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9 ]
  • 商务汉语教学的认识误区

    张黎;

    本文对以商务汉语为代表的专门用途汉语教学中的几个常见误区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商务汉语不一定是单一的一种语言社会变体;2.商务汉语的特点不只体现在词汇层面;3.商务汉语不一定只是工作或专业学习活动中使用的语言;4.商务汉语教学不一定只能在具有一定汉语基础之后再开始;5.商务汉语教师不一定要熟悉与商务相关的专业知识。

    2014年04期 No.4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1654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317 ]
  • 金融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设计刍议

    翟宜疆;

    金融汉语是专门用途汉语中的一个分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开放,外国学生对金融汉语的学习需求不断增长,相关的教学研究亟待加强。本文根据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金融汉语综合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环节进行了初步梳理,以期为金融汉语综合课的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2014年04期 No.4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27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3 ]

基于教学的汉语研究

  • 略论国际汉语教学语法——以“好”“很”“是”“是……的”为例

    孙朝奋;

    国际汉语教学需要一个符合实际的教学语法。虽然汉语教学语法与中文系语言学专业的理论语法都是讲汉语的语法,但二者目的不同,各有重点。国际汉语教学的语法不能直接用理论语法。国际汉语教学语法注重形式和语义的对应关系,注重某种结构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功能及其形式上的变化。本文以形容词"好"、程度副词"很"、系动词"是"和构式"是……的"为例,说明汉语教师应具有丰富的汉语语法知识,有能力做到"深入浅出",在课堂上有选择地、恰当地讲练语法点。为此,构建出一套深入浅出、简明易懂的国际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成为学科发展的当务之急。

    2014年04期 No.4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61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14 ]
  • 言语行为结构与语言教学相关问题

    吕明臣;

    言语行为结构包括交际的主体、交际的意图、交际的形式、交际的环境四个要素。言语行为结构决定了话语的形式结构,不同交际意图的言语行为结构有差异,其实现的话语形式也不尽相同。本文从言语交际行为入手,指出目前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倡导汉语教学在强化功能教学理念时,应将功能和实现形式很好地结合起来,不仅解释句法现象,还应该解释结构实现了什么。

    2014年04期 No.4 48-4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528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201 ]
  • 主观限量强调标记“简直”

    李泉;

    考察发现,"简直"只能出现在广义的虚拟性动词结构中,表达非现实的主观性事件,即动词结构用于表达说话人主观评价等虚拟性语气。不具备这个条件,"简直"的功用就无法实现。"简直"是一个主观限量强调标记,用来标记事件情状的程度并限制这种程度达到极限量,也即强调情状已经接近某种程度的极限量,但并未达到极限程度量。因此,它并不是表示某种性状及其程度"完全如此",而是"接近完全如此但并未完全如此"。

    2014年04期 No.4 5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775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49 ]
  • “大+时间词+的”格式补议

    高顺全;蒲丛丛;

    本文在前人对"大+时间词+的"格式研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该格式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该格式中"大"和"的"的词性。文章认为,"大+时间词+的"格式经历了从"大+时间词"到"[大+时间词]+的"再到"大+时间词+的"的发展过程,能进入该格式的成员在类推使用中不断增多。早期的"大+时间词"是源自空间隐喻的时间表达方式,"大"在句法上是程度副词。"的"在句法上是状态形容词后缀,即"的2"。

    2014年04期 No.4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829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36 ]

教材研究

  • 选择语言点要重视表意功能的独特性

    郭继懋;

    国际汉语教学中选择语言点应该重视语言点表意功能的独特性,有其他语言点无法代替的表意功能的词语、格式才有资格做语言点。本文通过对《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选定的语法项目和汉语教材、通用辞书的实际用例分析发现,这条原则还没有得到普遍、足够的重视,对语言点的"博物馆式"教学可能是学生某些偏误产生的原因。

    2014年04期 No.4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39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1 ]
  • 谈国别化汉语教材的话语视角

    刘超英;

    本文结合在美国的中文课堂观察,对比分析两类教材——美国本土编写的汉语教材和中国大陆编写的通用汉语教材,重点探讨国别化汉语教材的话语视角问题。研究表明:国别化汉语教材中的话语视角应与当地学习者的话语视角相通;各国学习者的需求不同,国别化教材的内在取向也应有所不同;文本的话语视角、教材中语言的表述方式、教材的难度控制等对国别化汉语教材编写很重要;海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色和需求恰当地使用汉语教材。

    2014年04期 No.4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809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582 ]

汉语教学史研究

  • “北语”报刊课教研室早期的学科建设

    刘士勤;

    北京语言大学于1978年最早成立了对外汉语报刊课教研室,组建专职中文报刊课教师队伍。本文实录式回顾总结了"北语"报刊教研室自成立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奋斗历程和宝贵经验,展示了该教研室在课程设置、教材研发、科学研究、辞书编纂、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累累硕果,对今天的后学们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2014年04期 No.4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0 ]

书评

  • 《习得与交际:程式语的视角》评介

    鹿士义;

    由David Wood编著的《习得与交际:程式语的视角》(Perspectives on Formulaic Language:Acquisition and Communication)一书汇聚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作者对程式语的研究成果,代表了程式语研究的新近动态。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习得和教学中的程式语、程式语的识别和心理加工以及程式语的交际功能。该书运用了批评话语分析、心理语言学、记忆、语料库语言学等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不同语言中的程式语进行了研究。本文对该书的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进行了评述。

    2014年04期 No.4 8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24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3 ]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