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法和修辞的界面看相关语言结构的创新和演化——兼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动态调整On the Innovation and Evolution of Language Struct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Grammar and Rhetoric: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Dynamic Adjustment of the Pedagogical Grammar System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吴春相,许惠玲
摘要(Abstract):
本文支持语言规范的动态观,认为语言结构的演化可以在语法和修辞两个层面之间形成连续统。论文在展现语法结构和修辞结构相互演化特点的基础之上,从普通话语法的规范化、语法项目的统计和专家论证等多角度讨论了语法项目的动态调整问题,并从使用群体、语体以及使用频率角度讨论了对语言结构演化动向的预测。
关键词(KeyWords): 语言结构;语法结构;修辞结构;演化;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规划项目“语言动态观下语法和修辞界面的同形结构研究”(15YJA740044)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Author): 吴春相,许惠玲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贝罗尔、李明.语义演变理论与语义演变和句法演变[A].吴福祥、王云路.汉语语义演变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原载于沈阳、冯胜利.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 [2]陈晶.《发展汉语》中、高级教材修辞格分布统计与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0-72.
- [3]陈萍.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高等)中的修辞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1):33-37.
- [4]戴昭铭.现代汉语规范化答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 [5]邓懿.教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遇到的困难问题[A].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C].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 [6]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Z].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 [7]贺阳.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 [8]胡明扬.语体和语法[J].汉语学习,1993(2):1-4.
- [9]刘辰诞.结构和边界——句法表达式认知机制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 [10]刘大为.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上)[J].当代修辞学,2010a(3):7-17.
- [11]刘大为.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下)[J].当代修辞学,2010b(4):14-23.
- [12]刘丹青.作为典型构式句的非典型“连”字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4):1-12.
- [13]刘月华.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A].国家汉办教学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 [14]陆俭明.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J].当代修辞学,2016(1):1-9.
- [15]吕文华.修改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二题[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5(1):16-18.
- [16]沈家煊.“糅合”和“截搭”[J].世界汉语教学,2006(4):5-12.
- [17]石慧敏.汉语动结式的整合与历时演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 [18]孙德金.语法规范、修辞张力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J].修辞学习,2009(1):30-38.
- [19]孙德金.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历史和现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5):1-10.
- [20]陶红印.从“吃”看动词论元结构的动态特征[J].语言研究,2000(3):21-38.
- [21]王耿、刘云.“貌似”的语法化及其传信义的演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2):78-84.
- [22]王洪涌.“貌似”与“好像”相因生义[J].汉语学报,2010(3):77-80.
- [23]吴春相.基于不同表达意图的构式演化路径分析——以“像”为标记的构式为例[J].语言研究集刊,2015(1):158-171.
- [24]吴福祥.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检讨与反思[J].汉语史学报2005(5):13-36.
- [25]张谊生.语法化现象在不同层面中的句法表现[J].语文研究,2010(4):12-19.
- (1)孙德金(2009)在他的《语法规范、修辞张力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一文中谈到过邓懿、胡明扬先生的这些说法,此处是受孙先生文章的启发,特此说明。
- (1)这些语法结构均摘自徐文娟、赵菁编著,《HSK初中等全攻略·语法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 (1)参看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42—243。
- (2)陶红印(2000)认为像“吃”后跟复杂论元采用比喻说法是有用的,但只有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论元结构,才能对这些现象进行有机的和统一的解释。
- (1)具体网址为:yys.blcu.edu.cn/6_beijing/6_beijing_chaxun.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