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面向非汉字文化圈外国成年人的汉字教学原则On the Principles of Teaching Chinese Characters to NonCharacter-Writing Adult Foreigners
马燕华
摘要(Abstract):
<正>一、引言1.1非汉字文化圈外国成年汉语学习者认识汉字很重要外国成年人学习汉语是为了掌握一门外语,并将其作为工具,达到以言行事,完成一个言语行为(speech act),因为"任何语言交际的模式中都必须包含有一个语言行为","以言行事的行为是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塞尔,1998)。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学习汉语的外国成年人认识汉字,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马燕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奥苏伯尔,等.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佘星南,宋钧,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 国家汉办,教育部社科司,《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课题组.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国家标准·应用解读本)[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
- 黄荟如.英语母语者汉语学习成功人士案例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8.
- 马燕华.论汉字教学的性质、类型、特征对不同类型语言教材中的汉字选择[C].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 马燕华.论外国成年人汉语语音学习同化特征--基于汉语与13种语言语音系统对照分析[J].海外华文教育,2014(1):19-40.
- 欧洲理事会文化合作教育委员会.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M].刘骏,傅荣,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 塞尔.什么是言语行为?[M].马蒂尼奇.语言哲学.牟博,杨音莱,韩林合,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 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 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语言学名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语言文字》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 周有光.汉字和文化问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 (1)详见《语言学名词》“民族语言学”一节。
- (1)详见“百度百科”的“世界语”词条。
- (2)详见《语言学名词》“民族语言学”一节。
- (3)关于朝鲜语的文字、越南语的文字以及八思巴文的情况,详见“百度百科”。
- (1)(2)关于“语文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引述,详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
- (1)详见马燕华(2007)。
- (2)此节分析的均为最初阶段的识字教学情况。
- (3)此类教材一般不区分学生是否为汉字文化圈,因此,日韩学生学习汉语时在汉字上遇到的障碍要小得多。
- (4)教育部组织编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 (5)MALAYA BOOKS SUPPLIERS CO. SDN. BHD., 1995.
- (6)参见http://www.cybersodang.co.kr。
- (7)李晓琪、罗青松、刘晓雨等编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 (1)奥苏伯尔等著,《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Educational Psychology:A Cognitive View),佘星南、宋钧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根据笔者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的调查,1994年的中译本出版后,先后有二十多本教育学概论类大学教材引用了奥苏伯尔等人的同化理论,这本著作被学界誉为“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本文相关引文均出自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