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对外汉语教材研究特点与趋势分析Features and Trends of the Researches on CSL Textbooks from 2003 to 2012
刘弘;蒋内利;
摘要(Abstract):
本研究通过对近十年来603篇对外汉语教材研究论文的内容分析,探讨对外汉语教材研究的重点及其变化情况。研究发现,近十年来教材研究成果数量显著增加,研究范围也不断扩大;教材研究论文的重心,前期主要集中在编写理论及应用上,而后期逐步转向教材基础研究与教材对比研究;教材评估、教材与课程关系等方面研究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今后的对外汉语教材研究要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加强研究方法的开展和运用,搭建"教材文本语料库"。
关键词(KeyWords): 对外汉语;教材研究;现状与特点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刘弘;蒋内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美]丹尼尔·里夫、斯蒂文·赖斯、弗雷德里克·G.菲克著.嵇美云译.内容分析法:媒介信息量化研究技巧(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 [2]董明、桂弘.谈谈好教材的标准[J].语言文字应用,2005(S1):66-68.
- [3]冯芳.对外汉语教材评价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 [4]何睿弘.对外汉语教材适切性评价[D].广东: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 [5]金志军.中国大陆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材的演变与发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1):35-39.
- [6]李泉.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情况述评[J].语言文字应用,2002(3):100-106.
- [7]李泉.对外汉语教材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 [8]李晓琪.汉语国际推广事业中的教材建设[J].世界汉语教学,2007(3):11-12.
- [9]李英、邓小宁.“把”字句语法项目的选取与排序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3):50-58.
- [10]林敏.以学习者为评估者的对外汉语教材评估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 [11]林晓凤.韩国高中汉语教学大纲及现行汉语教材分析[D].山东: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 [12]楼薇宁.《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与21世纪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 [13]齐沛.对外汉语教材再评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1):58-61.
- [14]盛译元、匡伟.2005年以来国内汉语教材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8):94-98.
- [15]石汝杰.日本的汉语教科书及其出版情况介绍[J].世界汉语教学,2004(2):105-109.
- [16]向锐.海峡两岸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对比研究——以《新实用汉语课本》和《新版实用试听华语》为例[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 [17]徐蔚.美国两部汉语教材的对比分析——《中文天地》和《新实用汉语课本》[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2):20-26.
- [18]薛艳君.初级阶段对外汉语精读教材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 [19]张起旺.1983-1993对外汉语教材综述[A].鲁健骥主编.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成立十周年纪念论文选[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 [20]张艳春.21世纪初汉语视听说教材研究——以《秦淮人家》和《家有儿女》为例[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 [21]赵金铭.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3):4-19.
- [22]赵贤州.建国以来对外汉语教材研究报告[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7.
- [23]赵新、李英.中级精读教材的分析与评估[J].语言文字应用,2006(2):112-118.
- [24]周红、包旭媛.对外汉语写作教材考察与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1):28-35.
- [25]周健、唐玲.对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考察与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4):67-75.
- [26]朱志平、江丽莉、马思宇.1998-2008十年对外汉语教材述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31-137.
- [27]Long,M.第二语言需求分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伦敦:剑桥大学出版社,2011.
- 1本次研究的抽样范围与盛译元、匡伟(2012)并不完全相同,但是研究论文数量的增长还是比较明显的。
- 1国别化教材是指根据不同国别、母语文化背景、学习环境的学生使用的具有针对性的教材。参见李泉(2006)。
- 1 所谓“非当代教材”是指1949年以前出版的汉语教材,如《语言自迩集》《华语官话语法》《急就篇》等。“当代教材”就是1949年以后出版的汉语教材。
- 2 实际上不止这6篇,如李泉(2003)《论第二语言教材评估》(收于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编《汉语研究与应用》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就是一篇非常重要的讨论教材评估的论文。但由于不属于本次抽样范围内,未能检索到。非常感谢审稿专家对此问题的提示。